一枝风骨,千般风度

闻思 admin 暂无评论

宫纱蜂趁梅,宝扇鸾开翅。

数摺聚清风,一捻生秋意。

摇摇云母轻,袅袅琼枝细。

莫解玉连环,怕作飞花坠。

 ——《生查子》宋·朱笠


折扇,古称”怀袖雅物“,意为揣在怀里的文雅。这扇风纳凉的小物,是苏东坡站在赤壁之上豪情万丈的怀古,也是晴雯娇嗔佯怒撕掉的小女儿情怀。


d49a2486.jpg


为爱红芳满砌阶,教人扇上画将来。”说中国人活得精致,生来文雅,并非中在紫檀的椅子和云锦的繁华上,更多存在于这些随手可及的小物间。所谓诗意,应该就是盈盈一扇间,清风自来,汝心安兮的瞬间。折扇,又名 “摺叠扇”、“聚头扇”,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、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;用时须撒开,成半规形。沈德符的《万历野获编》二十六卷说,“今吴中摺扇,凡紫檀、象牙、乌木者,俱为俗制,唯以棕竹、毛竹为之者,称为怀袖雅物。”


oYYBAFN-BK6AMN4ZAAE_Ao4hhU0978_b.jpg


在折扇初入民间的明代,折扇最重要的特称就是重骨轻面。其实,早在《周易系辞下》中,就用扇骨来比喻人之风骨:“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易慎取舍,知轻重。”清代大书画家赵之谦也曾写过一段扇骨铭:扇之骨,可刻铭,无此骨,扇不成,是一定法,难变更。”

文人喜竹,因竹有“节”,不畏严寒风雨,宁折不弯,有气节,腹内中空,虚怀若谷,有内涵。盘玩竹制品若干年后,能够产生玉质般的质感与莹润。文人尚玉,自古就有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”的说法,因为文人认为玉有君子的品德,温、润、凝、结,没想到竹子也行。因此我们看到的折扇绝大多数都是竹扇,而竹子代表的深刻含义,则使折扇成为文人寄寓情怀,传情达意的一个极富传统文化色彩的物件儿。


1314.jpg


折扇发展至今,依然是雅士心头至爱,“棋圣”聂卫平就诠释了其另一深刻含义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,前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,面对世界围棋霸主日本,聂卫平奇迹般连下11局,力挽狂澜率领中国队赢得三次胜利,和女排一道,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,至今让人叹为观止,津津乐道。其实,相比于对手,聂卫平的棋艺未必强很多,但旗鼓相当时,比的就是心境和心静。这一点,当年“十番棋”横扫日本的吴清源就说他战无不胜,只不过心比别人更静一些。聂卫平下棋时习惯带一把折扇,而细心观察聂卫平的扇子,“冲天”两字展现了他必胜的信念,而落子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,把玩或摆弄身边的折扇,则显示他悠然自得,轻松愉快的心态,这真是“心如止水,方能细致入微”。


GucnP_U455920T804535221397013154532.jpg


折扇将宽敞大气的扇面收为精巧狭长的“一段”,开合间颇有“虚实相生”的妙趣,而开启时的扇形弧面与收起时的狭长立方,又有些“天圆地方”的禅意。作为别具一格的书画载体,正是折扇的这种韵味。


20140119101111_SaxTm.thumb.700_0.jpeg

转载请注明:莲语堂 » 一枝风骨,千般风度

喜欢 ()or分享